问:很多民众对康复医学的概念并不明确,往往只会联想到在理疗、推拿等治疗。您能阐释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康复医学吗?
励建安教授:康复是指让一个人在任何健康问题之后,包括疾病、外伤、先天性问题、老龄健康问题等,通过康复的手段,使他们的功能尽可能恢复,最终尽可能使康复对象能够生活独立、回归社会。
其中康复在医学理念上发生了一个革命性的改变,即康复并不是疾病的彻底治愈。
临床医疗的目标是通过找到病因,逆转病理和病理生理机制,去除病因,以此让患者得到完全治愈。但遗憾的是,医学中大部分疾病不能以治愈作为最终结局。大部分疾病在治疗之后会留有功能障碍,这时就需要康复医疗来恢复这些功能障碍,或者尽可能改善这些功能障碍。康复医疗手段多样,通常分为以下三类:
1. 改善方式,例如小时候我们经常做的眼保健操、改变用眼习惯等,都是改善近视的方式;
2. 代偿方式,还是以近视为例,近视者需要倚靠戴眼镜来补偿角膜的屈光不正,纠正视力,这是生活中常见的代偿。
3. 替代方式,如患者截肢后用假肢替代原来的腿或者利用轮椅替代因瘫痪而无法行走的双腿,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患者具备行走的功能。
问:我国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才意识到康复医学的重要性,开始大力发展康复医学。这七年来,我国康复医疗体系发展如何?和过去相比有哪些重大的进展?
励建安教授:相比2008年而言,之前康复医学的发展仍处在一个相对低潮的阶段。08年的那场汶川地震,卫生部提出对地震伤员进行「大救治、大转移、大康复」的概念,自此康复医学作为行政概念正式地被提升到意识层面。
紧接着到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医疗体制改革文件中明确提出我们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是「预防、治疗、康复」三结合的体系,所以防、治、康复三结合的体系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宏观概括,它将防、治、康三者作为医学的基本组份放在同等地位上来看待,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同等重要,康复医学不再是众多临床学科的组成部分,而是宏观的概念。尽管在综合医院中,康复学科只是几十个临床学科中其中一个不是很强大的学科,但是康复的概念却是医学体系中的大概念。
在2009年之后,卫生部在多部门会议中提到我国卫生服务体系中的短板是康复医学,如果不弥补这个短板,我们国家的医学体系是一个不完善的医学体系,这些概念的提出非常坚决且重要,所以在此之后,卫生部推动了一系列的措施,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来弥补这个短板,有了政府的推动,我们的整个学科也有了比较大的发展。
其中有三件事情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动:
一是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从2011年卫生部正式下发文件,并在全国进行了康复医学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都要求把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纳入公立医院的总体目标,认为三级医疗体系应该将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作为整体进行思考。
二是卫生部在 2012 年左右开始提出加强康复医学整体建设。因为在康复医疗机构迅速膨胀发展的时候,我们能力不足的矛盾就会凸显出来,我们国家现在康复技术人员的规模和水平,与美国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而在意识到这些差距之后,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比如政府拨款给各地创办康复医学的培训等等,这些资金就像酶一样催化全国康复医学的培训工作和相关学术活动等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十分巨大的催化作用。
三是在2010年国家将康复医疗的9个项目正式拉入了医保的范畴,这是史上第一次,到2016年初,人事部又增加了20项康复医疗的项目,这样总共29项的康复医疗项目正式进入了国家医保的范畴,2008年、2009年、2010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政策来推动,这一举措对康复医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康复医学在最近几年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问:那么这期间存在了哪些发展瓶颈呢?
励建安教授:我认为以上三个政策推动落实仍然存在很大的瓶颈。
第一,关于医保政策如何落实到位的问题。即使是2010年的9项康复医疗项目在有些地方仍然没有执行或者执行得非常不到位,这些医保体系对于康复医疗的认识不到位依然存在重要的瓶颈,希望能够通过政府或者其他各种方式得到有效的解决。
第二,是分级诊疗体系的问题,现在的体系是虎头蛇尾,在提及医疗体系改革的时候,中央的政策中只提到社区层面有康复护理的内容,而在中间层面,康复医院的建设已经不再提及,我认为这是失策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和整个医疗体系相互关联,应该把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到意识可认识层面来考虑,把卫计委 2011 年启动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真正的纳入到公立医院的医疗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这样才有利于医疗机构建设。
第三,是能力建设问题,尽管有国家的推动,但是我们现在的能力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在我国,康复治疗师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进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而是属于技师系列,被称为康复治疗技师,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康复治疗师应该是独立的职业。
问:面对目前中国康复医疗存在的问题,您认为国内的康复机构还需要配备哪些硬性和软性指标?
励建安教授:国家卫计委在 2012 年出台了关于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基本标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指南、康复医院建设基本标准这三个重要的文件,这些文件实际上从医院的医疗机构体系架构上给出最低限度的要求,这个要求迄今为止仍然起作用。但是这个要求由于是最低要求,所以没有触及到一项重要内容,即康复医疗机构的质量控制和认证,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至今仍未实施,所以我们需要想办法做出改变,卫计委在未来也应该有计划在康复医学领域建立质控中心。而对于最低要求,在大家都完成最低要求之后并不等于我们学科的发展,我们需要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
首先针对康复医疗的业务范畴来说,在康复医疗机构形态上,应该有两个大的形态要发展,一是综合性的康复医疗机构,二是专科性的康复医疗机构。
所谓综合性的康复医疗机构是指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可以进行各种疾病的康复,而专科性的康复医疗机构则是比如儿科康复、骨科康复等实际上专科性的康复医疗机构在国内还没有政府标准,所以将来从综合性的康复医疗机构到专科性的康复医疗机构都要有一个完整的医疗机构标准和架构。
其次涉及到面向大众以及面向高端的康复医疗机构。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就是一个典型的高端康复医疗机构,其他的大部分康复医疗机构是面向大众的康复医疗机构。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高端医疗服务是把明天的医疗放在今天来实现,今天的高端医疗就是明天的大众医疗。目前中国现有的高端医疗服务,是将国际上先进的理念和运作方式等尽早地引入到中国。
从客观角度来看,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等一些民营康复医疗机构就是把未来的医院或康复医疗机构的先进服务理念和运作方式提前引入中国。然而这些服务理念的提升,在公立机构中难以实现。比如人员的配备,民营康复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远大于公立机构,公立医院一张床只能配备1.2个工作人员,而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的一张床配备了至少30个工作人员,这样人员配比的服务品质会更好。
问:那么在康复技术或者设备方面有哪些突出的创新模式呢?
励建安教授:康复技术和设备是不断在变化、不断创新的,我谈一谈我们目前可以看到的未来五年或十年会出现突出变化的一些技术。
第一个方面是互联网+,使我们建设大数据云平台、无限增大存储空间、无限增强存储能力,再加上云平台核心内容云计算的合理智能化分析,以及通过无线网络的方式扩大传输距离,将这些合在一起,移动医疗就能够充分实现,它们构成了现代康复医疗体系的重要基础。同时可以与可穿戴设备相结合,我们可以将社区、患者本人以及患者的家人通过这些手段有效、无缝地联系起来,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健康大数据,合理的运动合理的日常活动,合理的医疗等等。这就是互联网+所带来的移动医疗技术,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改变。
第二个方面是虚拟情景训练设备(VR),虚拟情景训练是一次重大的革命,这次重大的革命表现在很多方面,而与康复医疗密切相关的内容是把很多真体的活动和计算机内的物体活动关联在一起,即本体的分解活动可以转化为计算机屏幕里的计算机游戏,这样就会把枯燥的运动训练变成有趣味的计算机游戏,可以提升患者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因此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而由于这个技术的出现,我们可以把患者身体的活动信息全部数字化,通过数字化的渠道传递给医学中心,将刚才提到的互联网+的移动医疗关联,让我们有条件让患者离开医院,在家也可以完成同样质量的康复医疗训练。
第三个方面是康复机器人,机器人的应用分成两大分支,一个分支是将康复机器人当成训练或辅助器具,比如外骨骼式机器人,这是作为辅助运动的一类机器人。另一个分支是服务类机器人,比如导盲机器人,能够带领盲人走上街道并指引方向和辨别前方的物体。
第四大类是新型的材料。新型的材料也会带来很多的方便,比如说现在用一种新型材料制作褥疮垫,睡在这种新型材料上,永远不会出现压疮。新型材料在未来也会有很多的发展,比如固定肢体用的夹板、支具等等,对患者的康复都有很大的作用。
我们相信,康复医学在过去的三十年是世界引领着中国,三十年以后,我们将有可能引领世界。